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早產兒呼吸、血氧不穩 醫:袋鼠模式有幫助
立委蘇巧慧一家四口今出席臺大兒童醫院辦的早產兒回孃家活動,韶齡.蘇.凡亞思(左前)拿着自己出生時,體型差不多的衣服。(倪浩倫攝)
未在媽媽肚子內待滿37周的早產兒寶寶,體內許多器官常尚未發育完成,包括心、肺和腸胃等等,故有時會忘記呼吸、血氧濃度忽高忽低;醫師表示,研究顯示,此時若透過「袋鼠模式」,也就是在寶寶清醒時,能和父母「皮膚貼皮膚」,有助穩定呼吸和血氧等狀態。27周就早產生女的立委蘇巧慧就接受醫師建議,頭2年天天和女兒維持30分鐘的袋鼠模式,女兒現已平安長到7歲。
7年前,蘇巧慧因劇烈宮縮,被迫在懷孕27周時就生下寶寶韶齡.蘇.凡亞思,女兒出生時僅998公克,屬於「極低出生體重」,看着體型有如一隻小貓咪的女兒,她每天都擔心的在想「不知道她能不能活下來」;她說,由於寶寶心肺功能都沒長好,身上得裝許多設備來監測心跳、血氧等,每天都抽空跑回醫院2~3趟看寶寶,同時聽醫師通報相關身體數值。
臺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周弘傑說,早產兒因提早離開母體、部分器官未發育完,導致常會有忘記呼吸、血氧值不穩定的狀況,但根據研究,若採取「袋鼠模式」,也就是讓讓寶寶在清醒時,和父母「皮膚貼着皮膚」,能讓寶寶感覺像是重新回到母體內,有助於呼吸頻率的穩定、血氧濃度的正常。
蘇巧慧說,在寶寶出生頭2年,她和先生便接受醫師的袋鼠模式建議,每天至少都和寶寶有30分鐘的肌膚之親,也讓女兒在出生2年後,便因發育正常兒領到早產兒基金會的畢業證書。她今天一家4口來參加臺大兒童醫院辦的早產兒回孃家活動,回憶當初的照顧過程時,甚至一度落淚,但仍跟所有早產兒家庭呼籲,現在醫學進步,只要配合醫療團隊,便能確保寶寶的健康,家長不要過度害怕。
就怕當了韭菜!「中華商銀」3天提領430.8億! 台灣最嚴重的擠兌事件之一
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乳癌患者化療副作用 中醫師用這方式緩解
乳癌患者化療副作用 中醫師用這方式緩解
情不自禁爱上妳(禾林漫画)
進擊 的 巨人 李 維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熊雪决定逮捕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王禎佑指,乳癌患者化療產生的副作用,可以靠中藥緩解。(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45歲楊姓婦人因左側乳癌第三期進行化療,出現噁心嘔吐、食慾差、睡眠差體力差、手腫、皮膚紅癢、手麻腳麻等症狀,求診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王禎佑,在口服中藥治療一個禮拜後,症狀逐漸獲得改善,並在適當的衛教和鼓勵養成每天連續走路一個小時以上的習慣,體力也有很大進步,體力好相對化療的副作用也會小很多,逐步擺脫對化療的恐懼。
王禎佑指出,在乳癌常見的治療副作用中,化療和抗荷爾蒙藥物治療最容易不舒服,包括化療造成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倦怠懶言、手麻腳麻、手腳末梢變黑等症狀;抗荷爾蒙治療造成潮熱盜汗、心悸、骨節痠痛等症狀。
衛福部推出「全民健康保險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計劃」,希望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減輕癌症患者治療時出現的不適症狀,增進體力與改善生活品質。
王禎佑指除了中醫內服藥外,還可以配合鍼灸和中藥藥膏。他舉65歲劉婦人因左側乳癌第四期口服藥及注射藥物的嚴重副作用來中醫門診就醫,當時出現手掌腳掌皮膚龜裂脫屑嚴重、指甲變形、腳趾滲液多、膝蓋酸、腳麻、睡眠差等症狀,在中藥、鍼灸和外用藥膏搭配下,症狀逐漸改善,新長出來的指甲也比較平滑無奏摺。
王禎佑強調,中醫的治療講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藉由把脈開藥來調整身體,將病脈導正爲平脈,進而降低發炎反應和提升抵抗力,當體內發炎反應得到控制,可減少基因突變的累積,進而降低癌細胞形成的機率。
王禎佑提醒,防癌的工作越早做越好,特別是具有癌症家族史的朋友,因爲本身就具有部分的基因突變,已有部分基因突變的細胞在不當的生活作息和飲食下,會更容易轉變成癌細胞。平常要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睡眠充足,減少燥熱食物的攝取,因爲在高溫處理下,食物容易形成焦化物和致癌物,以及口乾、小便黃,就要記得多喝白開水,如此有助於身體代謝廢物和發炎物質的排出,再加上保持規律的運動,達到良好降低發炎反應和提升抵抗力的目標。
Hugging Face宣布最受欢迎的AI机构,ChatGLM-6B在榜
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高濃度血小板增生治療 媽媽手、板機指均適用
豐原醫院復健科醫師張憲伯使用超音波導引下,精準將PRP打到病竈處。(豐原醫院提供)
豐原醫院復健科醫師張憲伯使用超音波導引下,精準將PRP打到病竈處。(豐原醫院提供)
30歲蔡姓男子今年4月因車禍致膝蓋扭傷,由於工作繁忙沒空復健,過了1個月爬樓梯仍疼痛無力,就醫後發現膝蓋髕骨肌腱撕裂傷,醫師採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治療,並教導正確運動方式,經注射3次後,蔡男回診時病症改善良多。醫師表示,包括肩頸痠痛、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五十肩均適用。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復健科醫師張憲伯表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增生治療,是藉由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啓動人體修復反應,促進軟組織重啓自愈的能力。
張憲伯說,由於人體受傷自我修復機制主要是靠血小板,血小板會釋放出多種促進組織癒合的生長因子,並誘導血管新生及膠原蛋白合成,因此非常適用於軟組織(肌肉、肌腱、韌帶、軟骨)修復再生,使其加速癒合,血小板濃度越高,生長因子也就越多,修復效果就越好。
蔡姓男子因膝蓋髕骨肌腱撕裂傷,造成久痛不愈,治療時先從患者抽10~20cc血到離心管中,再放入離心機以高速離心數分鐘,最後萃取濃度最高血小板再注入病人的患部;優點是血小板生長因子濃度高修復速度快,且同樣是自體產物,因此不會排斥,也沒有抗原抗體過敏問題,且也不是類固醇,沒有相關副作用。
適用症狀包含關節、軟骨、肌肉、肌腱與韌帶的修復,包含肩頸痠痛、下背痛、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韌帶損傷、肌腱炎、五十肩等患者,全身從頭到腳的骨骼肌肉軟組織,都已有實證療效。
蔡男經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治療的方式,並且學習正確的運動方式,注射3次後,回診時表示症狀已改善良多。豐原醫院建議,需由醫師先完整評估,再配合門診超音波下診斷並精準定位來注射PRP增生治療,如能再搭配適當的物理治療與肌力訓練,效果加倍。
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
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俄媒:烏空軍一飛行員駕機向俄投誠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道 綜合俄羅斯報紙網和《俄羅斯報》網站報道,俄軍一名卡-52直升機飛行員18日上午在社交網站上稱,一名烏克蘭空軍現役飛行員已駕機飛抵俄羅斯。
據報道,這名烏克蘭空軍飛行員或是駕駛偷來的蘇-27戰機逃往俄羅斯的。
代號“部隊長官”的這名俄軍卡-52直升機飛行員表示,“好了,我們的小夥子在我們這裡了……作爲此次行動的主導者,我將發生的一切稱爲‘鳥還巢’”。
軍事專家別茲索諾夫說,這名烏克蘭飛行員從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之初便秘密與俄方合作。
軍事博主費奧多羅夫在社交網站上說,他打算髮布對這名逃離烏克蘭的飛行員的採訪,並透露正是代號“部隊長官”的俄軍卡-52直升機飛行員幫助此人飛往俄羅斯的。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發言人尤索夫在“電報”社交平臺上發佈了該機構對烏軍飛行員向俄投誠事件的評論。
Model C訂單超過9000輛 鴻華先進:明年6月底交付完畢
尤索夫稱該事件爲俄方的“信息心理戰”,但他並未否認烏軍飛行員轉投俄方一事。(編譯/童師羣)
好市多烤雞吃不完!神人教「最大效益工法」 網驚:價值從189變589
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以軍空襲加沙地帶多座民宅 造成18人死亡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據半島電視臺和巴勒斯坦《聖城報》報道,當地時間11日夜間,以色列軍隊空襲了加沙地帶北部法盧傑(Al Faluja)鎮和傑巴利耶難民營的數座民宅,造成18人死亡。
超喜欢吃辣椒 小说
秘密あそび-母子相奸のパスワード (COMIC クリベロン DUMA 2017年9月号 Vol.04)
庭院日记
五女幺兒 小說
目前以色列方面對此暫無迴應。(總檯記者 黃元鵬)
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外食族「口腔通肛門」一吃就拉? 原來是壞菌在作怪
41歲曾先生常外食、壓力大造成腹瀉,經中國附醫智腸檢發現是困難梭狀菌引起。(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中國附醫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指出,長期倚賴一般抗生素治療,可能導致腸道細菌數量迅速下降,潛在病原體增加,而引發其他感染疾病。(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透過智腸檢進行腸道定期健康檢查,除了能及早治療,還可以幫助民衆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生活品質。(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41歲房仲曾先生因3餐外食加工作壓力大,兩年來只要吃東西就拉肚子,還合併腹絞痛,經人介紹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採集糞便進行「智腸檢iMe腸道菌相檢查」,發現腸道內有具抗藥性的弱性壞菌:困難梭狀菌,在醫師建議下服用益生菌及多攝取高纖食物,調節菌羣平衡,3個月後腸道菌羣明顯優化,他也告別腹瀉絞痛。
這名曾先生每日外食,頻繁腹瀉絞痛,幾乎是口腔直通肛門:吃了就拉,他並不以爲意,直到今年中在中國附醫健檢時反應此現象,該院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建議他先調整飲食習慣,若是更嚴重時再接受腸胃鏡檢查。
後來經醫界友人推薦,接受中國附醫「智腸檢iMe腸道菌相檢查」,檢查報告發現,腸道內有困難梭狀菌造成腸道發炎而經常腹瀉,曾先生服用益生菌及多攝取高纖食物,3個月後再次檢查,發現已不再檢出困難梭狀菌,且其他各菌羣比例也有明顯優化,且回到每日1次排便正常,腹部也不再經常絞痛。
林文元指出,困難梭狀菌全臺盛行率約1至5%,是導致急性或持續性腹瀉的原因之一,一旦長期放任此腸道病菌,分泌毒素破壞腸粘膜,可能引發嚴重腹瀉,更嚴重會造成腸胃道穿孔,甚至休克發生敗血症。
中國附醫檢驗醫學中心院長薛博仁指出,一般來說,腸胃檢查分爲侵入式與非侵入式,過去以非侵入性的糞便採檢,往往受到病原菌量太少而無法培養病菌,或是因爲可檢測閾值太低致使PCR檢測爲陰性;而該院智腸檢的檢測,是以細菌基因進行第3代基因定序技術的腸菌相分析,對腸道菌叢進行高精密與多元檢測,來分析腸道菌叢組成與發現潛在的腸菌叢羣落結構變化,透過糞便採檢即可做到。
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1情況害胃癌風險飆6倍!警示徵兆曝:末期也可能不會痛
胃癌成因多元,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重要的危險因子。。(示意圖/Shutterstock)
胃癌成因多元,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對此,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引述美國一項大型研究指出,若不治療幽門螺旋桿菌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高達6倍,越早治療罹癌風險越低。此外,他也提醒,胃癌症狀比例最多的是體重減輕,即使到末期都可能不會胃痛,一旦出現吃不下、容易飽、腳水腫等徵兆,務必提高警覺。
錢政弘在臉書專頁「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發文提到,先前遇過一名40歲女性患者,於3年前罹患胃癌後痊癒,而她的父親去年也得了胃癌,卻在1個多月後離世。該女子感嘆說道,其父從頭到尾都沒有胃痛,胃也一向很好,只是雙腳水腫,原以爲是水喝太多所致,直到情況久未改善才做超音波檢查,結果在肝臟看到多顆腫瘤,進一步發現是胃癌擴散到肝臟與腹膜,診斷後病情惡化很快,不久後就病逝。
藉由此案例,錢政弘說明,導致胃癌的原因很多,除了壓力大外,吃太鹹、醃漬食物、家族遺傳、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潰瘍病史、A型血型也都是危險因子。
而在上述危險因子中,錢政弘特別提醒,若有家族遺傳史,務必還要注意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細菌很容易在家人間傳染,導致胃癌,吃藥將細菌殺死可減少患病機率。他提到,根據美國一項大型、長期追蹤71萬人的研究發現,不治療幽門螺旋桿菌者,罹患胃癌的風險將高達6倍;有治療幽門桿菌者,風險則降到2.6倍,所以越早治療罹癌風險越低,平均可以下降63%。
談及胃癌的症狀,錢政弘指出,比例最多的是體重減輕佔62%,其次才爲腹痛佔52%,其它則還有噁心、吞嚥困難、胃出血、易有飽足感等。然而他示警,依照臨牀上的經驗,即使進展到胃癌末期都可能不會胃痛,一旦出現吃不下、容易飽、腳水腫就是警訊,務必儘快就醫檢查。
拋擴大兩岸航點 王國材:不在10個直航點13個包機點內也可討論
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不是痔瘡、腸癌!醫曝3習慣會害便秘還「尿不出來」
提到便秘,一般人會想到消化系統或痔瘡等問題,但神經外科醫師表示,長期久坐、久站、低頭滑手機等姿勢不良,久了還造成頸椎神經病變,也可能導致便秘、排尿無力等問題。(示意圖/ Shutterstock )
提到便秘,一般人會想到消化系統或痔瘡等問題,但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表示,長期久坐、久站、低頭滑手機等姿勢不良,除容易頸部疼痛外,久了還造成頸椎神經病變,也可能導致便秘、甚至頻尿、排尿無力等問題,當出現此類狀況時,應儘速就醫檢查。
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在其臉書粉專上表示,長期久坐、久站、低頭滑手機,已是絕大多數人的習慣,但長期姿勢不正確,除了容易頸部疼痛外,更會讓頸椎及腰椎受到損傷,久而久之則可能出現頸椎神經病變。
他表示,頸椎神經病變的症狀常爲緩慢出現,病患常等到症狀難以忍受纔來就醫,此時問題多已相當嚴重。他分享頸椎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呼籲民衆出現相關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
1. 肩頸緊繃疼痛:這是最初期、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警訊,一開始會有經常性的頸肩部痠痛、頸部活動範圍減少、容易落枕,甚至全身僵硬緊繃的情況。
2. 上肢靈活度變差:不當姿勢會對頸椎造成過度的壓力,導致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症狀主要爲上肢麻木疼痛、電擊刺痛、手抖、無法操作較精細的動作等。
3. 下肢麻痛、走路不穩:頸椎持續退化過程中,伴隨韌帶的肥厚,進而造成頸椎脊髓腔狹窄,嚴重則會擠壓到脊髓,這時候就會影響到下肢,主要爲麻木、疼痛、僵硬發抖,甚至是步態不穩,行走困難等。
4. 排尿無力、便秘:嚴重的頸椎病變常會合並脊髓損傷,除了出現四肢麻木外,更嚴重者會有膀胱、直腸括約肌障礙,易出現頻尿、排尿無力、便秘等表現。
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夏季三伏貼治療過敏性鼻炎 這兩種人應避免
61歲張姓男子長期飽受過敏性鼻炎所苦,只要天氣轉變,就會打噴嚏、流鼻水,到醫院求診,遵照中醫師指示使用「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有效減少發病率。
中醫理論認爲人體內的陰、陽兩氣與自然界陰、陽兩氣相互連接,一年四季無論寒、熱,都會影響到人體。
頭份爲恭醫院中醫部主任杜旻峰表示,根據醫學文獻,三伏貼穴位敷貼是應用春、夏補陽原則,加上具有辛溫香竄、逐痰利氣藥材敷貼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除了對冬天呼吸道過敏疾病減少發病率,也能有效防治氣喘及過敏性鼻炎。
杜旻峰說,三伏貼即三伏日所做的穴位敷貼治療法,今年三伏貼包括初伏(7/12)、中伏(7/22)及末伏(8/11),其中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爲初伏,第4個庚日爲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爲末伏,這段期間是1年中最炎熱的季節。
杜旻峰也強調,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須經專業中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治療,不喜歡服藥的小孩或服藥對胃不適患者都必須謹慎考慮,孕婦及1歲以下幼兒則不宜使用。
Category Archives: 健康新聞
奇美醫率先研發「產前衛教地圖」 將推中英文版和有聲書
奇美醫學中心率先研發「產前衛教地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奇美醫學中心率先研發「產前衛教地圖」,深獲準媽媽們好評。(奇美醫學中心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懷孕定期產檢是保障母嬰健康茁壯的重要門神,根據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產房統計顯示,孕婦衛教過程花費時間平均約27分34秒,佔產檢近15%時間,爲降低繁複衛教過程及提升孕婦產前衛教資訊,奇美醫學中心率先研發「產前衛教地圖」,衛教平均時間下降至11分52秒,預計9月將開發有聲書並發展中英文版本。
懷孕22周的28歲蘇小姐形容「產前衛教地圖」像尋寶圖,內容簡單、易理解,有助瞭解相關檢查醫療決策,就算家人沒時間陪產檢,她也可以回家後與家人再看一次內容,若有疑問,下次回診時與醫師或產前衛教師討論,再做決策。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第一孕期的準媽媽們不清楚的前3名分別爲產前遺傳檢查(佔4.2%)、流產徵兆及高危險妊娠(佔2.55%)、營養素補充(佔2.07%);而第三孕期準媽媽們不清楚的前3名爲早產徵兆(佔2.02%)、多元友善生產(佔1.93%)、危害物質(佔1.92%)。
奇美醫學中心4A病房暨產房護理長陳佳婉表示,護理部產房結合婦產部團隊,共同研發「產前衛教地圖」,以簡單圖示及影像化模式,強化孕婦產前健康照護。
奇美醫院護理部產房小組長李柏靜指出,產前衛教地圖透過3原色代表懷孕3個孕期,藍色代表第1孕期(17周前)、黃色第2孕期(17至28周)、紅色爲第3孕期(28周至生產前),另在特定項目旁出現「▲」圖示,意味這些項目是需要進行醫療決策(SDM)。
李柏靜說,經過簡化、整合產前衛教地圖,相關知能測試結果大幅提升,且衛教平均時間由之前27分34秒下降到11分52秒。
奇美醫院護理部督導徐富美表示,產前衛教地圖目前僅有中文版本,若無智慧型手機或不識中文者,無法使用,爲讓衛教地圖成爲強化孕婦孕期相關重要資訊的好幫手,已準備開發有聲書及發展中文、英文版本,預計9月完成。